计划工程师的六脉神剑(免费下载P6学习视频!)

发布时间:2019-01-10


  随着互联网+的到来,共享和碎片化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的东西了,各种视频教程网络学院层出不穷,随之而来的是鱼龙混杂,参差不齐的各种课程,比起认认真真的学习一门课程来讲,似乎从偌大的互联网海量的知识中选择哪一门课程反倒成了真正的命题。
  初识P6应该是2014年,当时为了学习P6,弄清楚这个号称国际一流的计划管理软件几乎阅读了网上能够找到的所有与P6有关的文档、网站,加了所有能加的P6相关的QQ群,研究了每一家P6实施公司的产品介绍。
  在这个过程中,结识了一些朋友,学了一点点软件操作技能之外,更多的是被P6背后的东西所吸引。总结下来,大致有三条线:
  第一条,关于软件。
  “表哥,表姐”一直是我所憎恶却又是大多数计划工程师所为的,可是如果真的想在计划管理的道路上有所建树,计划工程师必须从繁重的“收数、填表、写报告”的工作中解放出来,如果此时此刻的你还在为这些机械的工作乐此不彼,恭喜你,很快会有一批更加智能的电脑和机器人能够来代替你完成这项工作,比你干的更快,更好,没有脾气,一次性投入,对于企业来讲何乐而不为?如果智能机器人离你尚远,不妨看一看那些嗷嗷待哺的大学生,如果企业愿意他们能够用比你更少的钱雇佣这些大学生,简单的培训软件技巧即可上岗,主要的是他们比你更积极,更上进。可能有些危言耸听,不妨让静心想想。在“表哥表姐”的路上我一直是个偷懒的人,能用公式的绝对不手动录入,能用编程的绝对不用公式,渐渐的我发现用互联网的思路来管理我们的项目可能就是所谓的互联网+,用数学模型来描述制造过程可能就是智能制造,都说站在风口浪尖上猪都能飞,作为掌握项目核心数据的计划工程师,不知道你会不会成为那只飞起来的猪,但有一点可以确认,如果你依旧安于现状那么飞起来的一定不是你。
  第二条, 关于项目管理。
  关键路径、总浮时、挣值,最开始这些都是通过P6认识的,而在这几个简单的词语后面是PMP、PMBOK一整套的管理理念,当然有人会所PM毕竟是国外的东西,我不是崇洋媚外者,如果你不是抱着挂靠的态度去考一级建造师的话,你会发现PM和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是一脉相承。我见过好多瞧不起“管理”的工地老法师,于是他们永远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身边一批又一批的年轻人变成他们的领导,和他们领导的领导,而他们依旧是工地上的那个老法师。
  第三条,关于业务流程和建造工艺。
  我是个金庸迷,记得独孤求败的剑冢里面有几柄剑:
  第一柄是一柄青光闪闪的无名利剑:「凌厉刚猛,无坚不摧,弱冠前 以之与河朔群雄争锋。」
  第二柄是「紫薇软剑,三十岁前所用,误伤义士不祥,乃弃之深 谷。」
  第三柄是玄铁重剑:「重剑无锋,大巧不工。四十岁前恃之横行天下。」
  第四柄是柄已腐朽的木剑,「四十岁后,不滞于物,草木竹石均可为剑。」
  对于计划工程师来讲,P6只是他手中的剑,真正好的计划工程师草木竹石皆可为剑。究其根本是整个项目的业务流程、建造工艺、施工效率和参数都了然于胸。仅仅满足于P6操作比别人熟练,而不对项目的图纸、流程、工艺做深入研究的人于我看来是P6用他而不是他在用P6,屠龙刀在他们手上永远只能用出杀猪刀的效果,而放眼国内的P6用户,杀猪者比比皆是。
  当然,究其原因可能不在个人,在企业对计划工程师的定位,在P6实施公司的好利和误导,在计划工程师的不争,在整个计划控制生态圈的畸形,这个话题我们暂且不展开去谈了,否则再给这么多篇幅也写不完,微信里面本就不适合看太长的文章吧,如果有机会我们后面再叙。总之,想把P6用好,或者说项目计划管理做好,必须要在图纸、工艺、流程等专业知识上下功夫。
  这篇文章,是我这些年学习P6的一些所见、所想、所得,很多观点不见得对,权当是抛砖引玉,以便引来更多的大师指点。感谢高登给的平台,也希望所有的计划工程师能够有一份更好的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