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C遭遇强势分包商,是这些协调管理没做好!
发布时间:2020-03-26
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会涉及大量的沟通协调工作,作为工程总承包方,保障施工分包商在协调过程中积极配合、有效执行,将是工程顺利实施的关键。
总承包方的协调管理工作贯穿整个工程建设周期,尤其在分包商选择、合同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工期管理等阶段都需要采取有效措施,达成相应的目标,保障分包商执行,推动工程实施。
协调管理的目标及原则
总承包方在和分包商进行沟通协调工作时应在不违反原则的前提下,组织协调各参建单位关系,进行沟通协商,排除障碍,解决矛盾,实现项目如期、保质完成等目标。
1、协调管理目标
(1)分包商选择协调目标:选择专业化程度高、技术水平突出、管理能力强、市场品牌和信誉好的分包商,降低协调难度。
(2)合同管理目标:在合同约定的工期内,完成合同约定的全部工作,并对工作中的缺陷进行整改、完善和修补,使其满足合同约定的目的。
(3)质量管理协调目标:工程质量符合设计图纸要求,并达到国家、行业有关标准规范以及招标文件规定的品质要求。
(4)安全管理协调目标:紧绷安全生产弦,时刻不放松。最大限度地不发生事故、不损害人身健康、不破坏环境,并且认真遵守总承包方制定的安全文明施工各项规章制度。
(5)工期管理协调目标:各分包商按业主和总承包方确定的施工计划,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合同施工内容。
2、协调管理原则
(1)协调管理行为必须在公司法定代表人的授权范围内实施,且不能损害公司的利益。
(2)协调管理行为必须严格遵纪守法,遵守公共道德,并充分利用中介组织和社会管理机构的力量。
(3)协调管理行为必须满足业主的要求,要勇于承担协调管理行为造成的不利影响,维护业主的社会形象及名誉地位。
(4)协调管理行为应与监理单位积极沟通,同时接受其监督和管理。
(5)协调管理行为应以工程建设为核心,与业主、监理、分包商进行积极、有效的沟通,及时解决工程施工中出现的问题,保障工程的顺利进行。
(6)总承包方需要对施工进行总体部署和规划,在时间、空间和资源上把握全局,控制施工全过程。
(7)总承包方应勇于承担分包合同内约定的责任,为分包商提供合理的施工环境,确保其能正常施工。
(8)总承包方应积极有效地协调各参建单位的关系,营造一个和谐、融洽沟通的良好环境。
协调管理的内容及措施
1、总承包方提供的施工条件
2、分包商选择
(1)分包商选择协调
(2)分包商选择措施
-
采用招标或标前协议的方式选择分包商,实现前期把控、优中选优。
-
对首次合作的分包商,做好资格审查,详细了解分包商的施工实力、履约能力,以及项目管理人员的服务理念、综合管理能力。
-
做好分包商考核评价,在分包合同履行过程中,对分包商的施工质量、安全文明生产、工程进度、成本控制、农民工工资支付等方面进行考核。
-
加强合作单位的管理,培养一批互信互利、优质高效的分包商作为公司长期合作的战略性伙伴。
3、分包合同管理
(1)分包价格协调
(2)资金问题协调
(3) 合同变更协调
4、质量管理
(1)质量管理协调
(2)质量管理措施
①建立质量保证体系
-
项目经理部将根据工程特点,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完成以下工作:
-
制定工程的质量目标,并根据工程内容对质量目标进行分解,在分包商入场时进行交底。
-
对分包商的施工资质进行审核、报验,对分包商项目部的组织机构和管理人员、特殊工种上岗证进行审核、报验。
-
对进场的施工材料进行复检,发现不合格材料,禁止分包商使用,坚决杜绝不合格成品(半成品)流入下道工序。
-
对分包商完成的工序、单元进行验收。
② 工序、单元质量控制措施
③原材料检验、试验
④不合格品控制
-
不合格品应进行返工、返修;拒收、报废;退货处理。
-
可用于让步接收、降级使用的产品,须经业主同意才能使用。
-
不合格工序返工后,须按程序重新验收和评定质量等级。
5、安全管理
(1)安全管理协调
(2)安全管理措施
-
安全责任落实:总承包方和分包商签订安全责任书,分包商与施工班组签订安全责任书,将安全责任落实到个人。
-
安全教育:分包商进入施工现场后,总承包方都应对其施工管理人员及施工操作人员进行全面入场教育,包括安全、质量、文明施工等内容,对施工现场的特殊部位进行详细交底,并记录在案。
-
安全学习:在施工过程中,任何人必须参加每周一次的安全学习,并把学习的内容、记录交总承包方备案。
-
安全交底:总承包方在分包商进场后进行详细的安全交底,并签订安全施工合同,要求每个分部工程施工前,必须进行安全交底,交底内容交总承包备案。
-
安全例会:每周定期召开施工现场安全例会,对施工各分包商现场安全负责人进行集中学习与训话,总结上周的工作,安排下周的计划和安全工作重点。
-
安全检查落实:总承包方施工全过程中,定期进行专项检查,每天由专人进行巡视检查,将周、月安全检查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并将评估报告交由监理和业主,对处罚结果进行落实。
-
安全考核:在分包合同履行过程中,总承包方应根据公司制定考核评价办法分包商进行考核评价,并有权采取措施,限期纠正、停工或终止分包合同。
6、工期管理
(1)工期管理协调
(2)工期管理措施
-
督促分包商建立工程进度管理机构,设立进度管理工程师,做好生产调度、施工进度安排与调整等各项工作。
-
督促分包商依据调整的工期,合理安排施工进度,确保施工资源投入,做好施工组织与准备。
-
密切注意施工进度,控制关键路线项目的进展。随施工进展,逐周、逐月检查施工准备、施工条件和工程进度计划的实施情况,及时发现、协调和解决影响工程进展的外部条件和干扰因素,促进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
-
每周定期召开总承包项目部、分包商参加的生产例会,检查每周工程实施情况,重点加强对节点工期目标的控制。对于偏离或滞后于计划的项目,及时进行动态调整,优化技术方案,督促分包商加大资源配置,确保所有项目按计划进行。
-
严格工序管理,制定并认真实行工序交接检查签证制度,必须做到上道工序不合格不得进入下道工序施工。
-
工程施工暂停后,督促分包商在妥善保护、照管工程和提供安全保障的同时,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消除停工因素的影响,创造早日复工条件。当工程具备复工条件时,根据监理工程师发出的复工通知,督促分包商按复工通知要求及时复工。
协调沟通方式及注意事项
结语
END
作者|建设者之家
来源|总包之声
EPC,工程总承包,分包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