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工程项目经理也分 “三六九等” !
发布时间:2021-07-05
时至今日,越来越多的工程建设企业在开展项目经理管理相关制度建设咨询时,要求将自身的项目经理人才划分为“三六九等”分级评定。
在咨询过程中笔者常常面临这样的质疑:好好的项目经理岗位为什么要拆分等级?等级划分的依据是什么?具体等级又是如何确定的?今天笔者便为大家一一解答上述疑问。
01 为什么要进行项目经理等级划分
(一)项目管理岗位通道建设的需要
随着企业工程板块业务的发展,将会形成一批专职或主要从事项目生产工作的“项目部人员”。这批人员不可能都一直在项目部工作,尤其是作为项目部“最高领导”的项目经理后续该向何处晋升、如何晋升是企业面临的必须要解决的问题。项目经理人数较少时,尚可以置之不理,或全部转入行政管理通道发展,成为企业管理的中高层。一旦项目经理人数较多,行政管理通道将会面临“塞车”,前面的人不退下,后面的人便上不去。因此必须要建立属于“项目部人员”的专属发展通道,在项目经理“上不去”的时候扩展其纵向发展的空间,同时匹配对应级别的岗位职级,延长项目经理职业寿命,留住项目经理人才。而建立项目管理通道的前提之一便需要对项目经理进行等级划分。
(二)项目经理人才队伍建设的需要
随着项目经理人才队伍的发展壮大,项目经理间能力水平参差不齐的现象将逐步凸显,同样都是项目经理但实际人员能力水平存在明显差异。如果不对项目经理进行等级划分,这意味着一个有着数十年丰富项目管理经验的“老”项目经理可能和一个刚开始管理项目的“新”项目经理是一个级别,这将会严重打击优秀项目经理的工作积极性。所以,进行项目经理等级划分也有利于帮助企业区分项目经理间能力水平的高低,引导项目经理人才队伍向着能力水平的更高层次发展,同时也能保障高能力、高水平的项目经理得到应得的名誉和利益。
(三)项目经理人才高效利用的需要
对于项目数量较多、业务良好的企业,为了组织管理的高效性,项目往往都是分级管理的,分级的标准往往是依据项目规模的大小及复杂程度进行判定。与之对应,对于项目经理人才,企业也需要分级任用。秉着“合适的人干合适项目”的原则,企业常规的、小型的、简单的、风险可控的项目往往可以让资历相对较浅、能力水平亟需进步的项目经理负责管理,在保障项目效益的同时锻炼人才;而企业特殊的、大型的、复杂的、风险突出的项目往往需要经验相对丰富、能力水平相对较强的项目经理负责管理,目的是尽量确保项目平稳开展、甚至有时需要扭转乾坤。因此,进行项目经理等级划分更有利于项目分级管理的落地执行,防控项目风险。
02 项目经理等级划分的依据
(一)IPMP资质认证
IPMP资质认证即国际项目经理资质认证的简称,是国际项目管理协会(IPMA)在全球推行的四级项目管理专业资质认证体系的总称,具有广泛的国际认可度和专业权威性,代表了当今项目管理资格认证的最高国际水平。IPMP资质认证针对项目管理人员知识、经验和能力水平的综合评估证明,将项目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划分为四个级别:A级、B级、C级、D级。其中A级为特级项目经理,B级为高级项目经理,C级为项目经理,D级为项目经理助理。
(二)CPMP资质认证
CPMP资质认证即中国项目管理师国家职业资格认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的四级项目管理专业人员资质认证体系的总称。根据项目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水平划分为四个级别,分为高级项目管理师、中级项目管理师、助理项目管理师、项目管理员。
(三)《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经理资质管理办法》建建字[1995]1号(已撤销)
原建设部(现住建部)于1995年1月7日发布了《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经理资质管理办法》,从国家部门规章层面对施工企业项目经理的等级划分做了明确:“第十条 项目经理资质分为一、二、三、四级”。
后由于建设部印发了《关于建筑业企业项目经理资质管理制度向建造师执业资格制度过渡有关问题的通知》(建市[2003]86号),本办法随即撤销,项目经理资质认证由建造师执业资格认证代替。
(四)中建协[2004]27号《建设工程项目经理职业标准(试行)》
03 怎样进行项目经理等级的划分
— END —
项目经理,级别,人才,考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