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强企不是口号,看这些优秀的工程企业是如何真正落地的!
发布时间:2023-05-18
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更是强调,人才是第一资源。在人才强国战略的顶层设计及数字化变革的时代背景下,企业更需加紧落实人才强企,调整人才培养策略,重新定义企业人才发展格局,培养中坚力量和专业人才,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打造人才引擎。
接下来,我们看一下优秀工程企业是如何培养领军人才,塑造企业新动能新优势的吧!
中建三局“星青年”人才培养体系
中建三局“星青年”计划,是针对进入三局工作9年以内的优秀青年开展的系统性、持续性、阶梯式专项人才培养方案,包括“卫星青年”、“行星青年”、“恒星青年”三个递进式培养计划。
“星青年”计划 3 年为一个培养周期,其中“卫星青年”可培养约 4500 名,“行星青年”可培养约 1500 名,“恒星青年”可培养约 300 名,使“星青年”计划成为三局青年成长成才的“黄埔军校”。
中建五局项目管理“青苗计划”
中建五局“青苗计划”致力于为青年员工提供系统的职业生涯发展解决方案,服务青年员工成长成才,为新员工铸造全过程、全方位、可持续的发展平台。“青苗计划”下设“选苗”、“育苗”、“壮苗”三个子计划,并在每一个阶段采取多样化培养举措,设立多种发展通道。
从招聘开始,精心“选苗”;
从培养开始,用心“育苗”;
从职业发展开始,尽心“壮苗”。
中建八局“沐火计划”
“沐火计划”LOGO以中建蓝为主色调,主要组成要素为环、建筑物背景线条和凤凰。在环中镂空出的一个五星、中建八一企业精神“建八方广厦,献一片真诚”和沐火计划英文“PHOENIX RISING”,寓意“沐火计划”在铁军文化和企业精神熏陶下成长,员工传承铁军文化,铭记企业精神,热爱持续进步。 建筑物背景线条勾勒出部分中建八一建设的代表项目,蕴意为去傲气留傲骨,持续优秀,砥砺进取。
“沐火计划”含萤火之光、星火燎原、焰火璀璨、炬火助焰、燃火不辞、淬火成钢、薪火相传、炎火如炽、烈火真金等系列培训,是公司人力资本增值的重要保障,也是公司多层级、多渠道、全覆盖培训体系的全面体现。
中核项目管理核心人才“青蓝计划”
中国核建启动“青蓝计划”人才培养项目,主要面向管理、工程技术与技能三大群体,是一个长周期(用六年时间、分三期开展) 的高潜人才培养工程。
“青蓝计划”的战略意义、总体要求以及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激发青年人才潜力和活力等方面提出工作要求:一是要树立人才是“战略资源”的观念,深刻认识人才的决定性、全局性、根本性作用。二是要找准“青蓝计划”目标与定位,规划确立人才引领发展战略,分层培养“立足当下”与“面向未来”的人才,打造良性的“人才生态”,以“青蓝计划”为杠杆,撬动中国核建的人才培养意识,努力实现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 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局面。三是要建立完善体系与创新机制,打通“小 h”往“大 H”的发展路径,激发青年人才的潜力和活力,建设公平公正的人才选拔、培养、使用、考核评价、激励机制,打造长效的人才管理循环机制,使人才释放更大的活力与价值创造力,提升中国核建核心竞争力。
中国交建“11711重点人才”培养工程
中交人才工作总体思路和目标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纵深推进新时代人才强企战略,打造交通强国、江河湖海、国际化经营人才的“三大高地”,加快实现科技英才、企业家帅才、新产业将才、青年俊才、技能匠才的“五大突破”,以“六化”建设为抓手,深入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通过“两步走”,确保到2035年,全面建成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助力公司进入“全球化中交”时代。公司坚持“以价值创造者”为本,健全选人用人机制,推进“1664高端人才”“1820高技能人才”“11711重点人才”培养工程。
中国铁建“青马工程”
中国铁建2020年青马工程培训工作,阐述了构建中国铁建、集团公司两级“青年英才暨青马工程”体系,打造“大青马工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青马工程是红色工程,必须融入精神赓续,传承红色血脉;青马工程是英才工程,必须融入使命传续,练就过硬本领;青马工程是薪火工程,必须融入事业接续,共创发展新篇。要抓好抓实青马工程这个重要平台,源源不断地为企业发展培养人才、团结人才、引领人才、成就人才。青马工程带动了一批奋战基层的有为青年,中国铁建青马学员充分发挥了“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示范导向效应,引领和带动更多的青年投身青马工程实践。
中能建“4223”“人才强企”战略
2022年7月,中国能建召开人才工作会议,系统部署公司人才开发、建设与管理的新战略与新举措,董事长在讲话中强调,要锚定目标任务,突出以人为本,激发活力动力,大力实施“4223”“人才强企”战略,为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
人才,工程,培养,人才培养,工程行业人才培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