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的新质生产力?你真的理解了吗

发布时间:2025-07-02

来源:高登咨询

作者:zjj


一、揭幕:何为“工程项目管理新质生产力”?

1.1工程项目管理新质生产力的内涵

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它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

1.2工程项目管理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

“新质生产力”,起点是“新”,关键在“质”,落脚于“生产力”。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

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强调创新在工程领域的主导作用,依靠科技创新来推动工程生产方式的变革和升级,如利用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强化智能建造,提高效率和质量、降低成本和风险。

新型建造方式为技术支撑:包括工业化建造、智能建造、绿色建造等新型建造方式。如通过采用自动化生产线、智能化施工装备、3D打印技术等,实现工程建造的高效、精准和智能化。

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为主要特征:要求在工程项目的规划、设计、施工、运维等各个环节,都追求高科技的应用、高效能的实现和高质量的保障。如在水利工程建设中,运用先进的水利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保障工程质量。

以更高素质的劳动者、更高技术含量的劳动资料和更广范围的劳动对象为三大要素:劳动者需要具备高技术水平、专业知识和创新能力;劳动资料涵盖智能化、自动化和信息化工具;劳动对象不仅包括传统的工程实体,还涉及老旧建筑的绿色改造、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新兴领域。

 

 

 

 

二、布局:如何打造工程项目管理的新质生产力

2.1工程项目管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思路

 

 

2.2工程项目管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系统性路径

 

三、提示:业主方对项目管理应用新质生产力的促进、推动、监管点

业主作为项目投资主体和实施主导者,在项目全生命周期中嵌入新质生产力要素,重点监控以下环节:

1. 前期策划与设计阶段:技术选型与目标设定

2. 招标与合同管理阶段:资源筛选与责任绑定

3. 施工阶段:过程管控与动态优化

4. 验收与运维阶段:成果固化与长效运营

5. 全周期成本与效益监控

总结:监控逻辑与实施路径

政府视角:以“政策刚性”推动“市场柔性”,通过标准强制、资金引导、监管威慑,解决企业“不愿用、不敢用、不会用”的问题,重点监控“面”的生态构建与“线”的行业升级。

业主视角:以“项目目标”驱动“技术落地”,通过全周期管控将新质生产力转化为具体的质量、安全、效益提升,重点监控“点”的实施效果与“链”的协同效率。

核心目标:通过“政府有形之手”与“市场无形之手”的配合,形成“政策催化—项目实践—经验迭代—标准升级”的正向循环,推动工程建设行业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

工程项目管理, 新质生产力, 科技创新, 新型建造方式, 高科技, 高效能, 高质量, 劳动者素质, 劳动资料, 劳动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