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C项目管理中9个问题和11条建议
发布时间:2025-07-02
来源:高登培训
作者:gd
01
EPC项目管理中的问题
一、前期设计方案论证不经济,投资分析不充分,项目前期外围工作准备不足,调研和分析不充分,仓促上马项目,导致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等前期论证资料深度和广度不够,估算精准度不够,投资成本增加;
例如:第一个问题是初步勘察难以发现地质问题,造成在详细勘察阶段因不良地质导致增加大额投资。第二个问题是初步设计形式主义严重,为了满足通过初步设计评审没有认真对实施方案进行经济指标比对就仓促开展评审工作,造成后期因初步设计方案本身不经济合理出现过度设计情况;而且因初步设计概算编制仓促纯粹为了满足投资限额在编制时拼凑定额及组价,工程量随意填写。凑掉项漏项较多,造成后期实施时为了满足项目需要降低设计标准、变更做法等情况。
二、招标文件关键性的发包人要求具体内容全部空白;没有针对项目的实际需求提出具体的设备选型及参数和材料品牌档次需求;对项目实施范围没有具体的工作边界约定,导致实施过程总包单位推诿扯皮。
三、招标合同条件条款省略较多,关键责任与义务划分约定不具体,争议频发,EPC项目合同内容复杂,条款繁多,合同条款制定不严谨或双方对合同理解存在差异,导致合同执行过程中出现大量模糊地带,成为争议的焦点;
四、施工设计两张皮现象比较突出;在我国目前的工程行业实践中,施工总承包与设计单位组成的联合体比较多,但实际执行过程中各自为政,设计单位片面追求满足规范要求,过度设计情况严重,不考虑施工难度及实际情况导致施工过程中频繁修改设计,这样增加投资实际上不构成变更,往往因为合同对变更的约定错误造成应由EPC单位承担的优化费用被当成变更费用由业主承担。导致工程总投资增加;
五、概算总费用超可研批复估算总额,设计单位违反建设程序,把施工阶段的设计变更作为前期概算报批,增加施工结算费用,导致概算总费用超可研估算批复总额,导致重新报发改部门调整概算,要调整规划,项目建设进度滞后,迟迟不能收尾交付使用;
六、违背工程建设基本程序,工程项目实行边勘测、边设计、边施工,有时拿初步设计当施工图先施工到一定程度才完成施工图审查。而且施工方拿到施工图马上组织施工,这时候施工图预算滞后至少二个月才完成,经过评审已经是半年以后的事情,在这个过程中等财政评审发现问题已经施工结束,有错误也难以纠正。
七、合同协议总价为暂定价,又有调整条款,最后形成包干总价,逻辑混乱,实施过程纠纷不断;其实为了发挥EPC项目的优势尽可能设置为限额设计总价控制总投资,将风险转移到总承包单位。二是施工图预算未及时、准确编审,前期未按合同约定进行施工图预算编审的项目,无法确定实际合同价,结算时“总价包干”方式往往变成“按实结算”,投资控制无法得到有效监管;
八、对设计单位的责任约定不明确,导致设计错误,过度设计没有相应的处罚,极可能造成投资失控。因EPC项目多数已完成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只是对设计规范的复核及施工图节点的细化。设计费用已经市场化,还按照计价格10号文计算设计费用,完全不考虑EPC项目设计工程量只是整个设计工作的一部分,多算设计勘察费用。
九、EPC交钥匙工程办成单价结算:工程结算不符合EPC项目总承包的预、结算规则,建设单位和总承包单位在合同中没有按照EPC模式下规定的工程结算计价方式进行规范约定,而是办成了施工总承包,导致多计工程结算费用。
02
解决EPC管理问题建议:
01
加强前期方案比选论证和估算、概算精准度:充分调研和论证项目,对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勘察、初步设计等前期工作加强监督,确保项目质量、进度、投资可控;
02
对合同关键责任义务、处罚条款均做明确约定:建议充分完善合同细节内容。按照一致性原则,对比正式合同与招标文件、投标文件表述的建设期限、质量要求、计价依据、付款方式、人员要求、双方责任义务、惩罚等关键条款是否一致,工作范围描述是否准确,对工程施工范围要有明确的界限。对工期顺延、合同调整办法、合同终止情况、争议条款解决方式、风险承担方面、税金方面等其他约定因素要有明确规定,确保不出现漏项。重点关注合同的合法性,积极调动单位法规部门、法律顾问进行合法性审查,保障双方权益公平公正受到法律保护;
03
严格控制设计方案深度及范围:设计单位应严格按照合同约定的范围进行设计,避免擅自变更设计、过度设计;并且在合同中要求设计驻场。
04
规范概算编制:严格按照可研批复总额进行概算编制,避免超概算、掉项、漏项情况发生;
05
规范工程结算:按照EPC模式下规定的工程结算计价方式进行限额设计总价约定,避免多计工程结算费用;
06
及时、准确编审施工图预算:按照合同约定进行施工图预算编审,确保实际合同价的确定和投资控制的有效性;
07
遵守工程建设基本程序:严格按照工程建设基本程序进行项目实施,避免边勘测、边设计、边施工的情况发生;
08
提高对初步设计的图纸要求,对于重要的内容必须在初步设计图纸及概算中反映出来,避免造成重大漏项,避免增加金额远超合同金额造成项目失控,同时应请有丰富经验的招标造价咨询公司进行编制招标文件,将后期调整变更范围降至最低;
09
建议推荐实行全过程第三方审核单位,一来是对项目全寿命周期进行把控,二来是对现场的施工情况进行记录,三来是对签证及变更提前进行核查,算出将要发生的工程费用,再来评判是否需要进行变更
10
现EPC项目常出现通病,施工图预算往往在整体项目施工快结束的时候才递交,这个时候若发现图纸设计有明显过度设计或者不合理的情况且总包单位已施工了则不方便进行审核,建议施工图预算得在第一版设计图纸完成2个月内,若设计进度无法跟上,可以采用分期送审的方式,尽快开始施工图预算审核工作,更早完成施工图预算审核工作,有利于对资金的把控;
11
无信息价的材料价格需要在同步在施工图预算审核阶段完成,由于部分主材设备的单价会随着市场波动(如:变压器、低压柜),早日完成认质认价工作,避免后期材料涨价导致设备价格上涨。
EPC项目管理, 前期方案论证, 合同管理, 设计施工一体化, 投资控制, 工程结算, 项目前期准备, 招标文件完善, 合同条件明确, 施工图预算编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