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企业供应链发展的准备及方法思路
发布时间:2023-11-17
建筑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供应链的发展对于行业的高效运转和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十余年,建筑业龙头企业纷纷开展供应链管理创新探索。
中国中铁于2010年设立中铁物贸集团有限公司,专业从事物资贸易和物资集中采购。当前,中铁物贸集团的子、分公司已遍布全国。
2021年,中铁物贸集团入围商务部等8部门发布的首批全国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示范城市和示范企业名单,成为入选的唯一一家建筑业供应链企业。
中国建筑于2015年成立产业互联网平台云筑网,该平台涵盖零星物资采购、智慧建造、项目现场管理、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供应链金融等多个业务模块。“云筑金服”板块是基于“互联网+建筑+金融”打造的供应链金融科技服务平台,通过与银行、金融机构对接,服务于中建集团的内部单位,为供应商提供融资服务,当前已在建筑行业供应链金融领域初具规模。
中交集团从顶层设计中构建了供应链管理运营体系,2021年在行业内率先成立了供应链管理部门,打通从集中采购到统一供应等各个环节,从原本的物资采购管理向供应链管理转型升级,降低集团物资采购交易成本,并同步优化供应链运行机制、建立供应链保障制度,着力把采购交易管理打造成公司新的核心竞争力。
为了适应市场需求和提高竞争力,其他建筑企业在供应链发展方面,需要做好哪些准备呢?
1. 建立健全的供应链管理体系:建筑企业应该建立起完善的供应链管理体系,包括供应商选择、采购管理、物流配送、库存管理等环节,以确保供应链的高效运转和资源的合理利用。
2. 加强供应商管理:建筑企业需要与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并进行供应商评估和绩效考核,选择稳定可靠的供应商,确保供应链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 优化物流配送:建筑材料的供应链通常涉及到大量的物流运输,因此,建筑企业需要优化物流配送,提高运输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同时加强对物流环节的监控和管理,确保建筑材料按时到达施工现场。
4. 提高库存管理水平:建筑企业需要合理规划和管理库存,避免库存过剩或不足的情况发生,以减少库存成本,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5. 引入信息化技术:建筑企业可以借助信息化技术,建立供应链管理系统,实现供应链各环节的信息共享和协同,提高供应链的可视化和透明度,降低信息传递的成本和风险。
6. 加强风险管理:建筑行业的供应链面临着许多风险,如供应商倒闭、天气变化、运输延误等,建筑企业需要加强风险管理,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确保供应链的稳定和可控。
总之,建筑行业供应链的发展需要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加强供应商管理,优化物流配送,提高库存管理水平,引入信息化技术,加强风险管理等方面的准备。只有通过这些准备,建筑企业才能够适应市场需求,提高供应链的效率和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建筑行业供应链体系建立的五个步骤
建立建筑集团的供应链体系通常需要以下几个步骤:
1. 目标设定:建筑集团需要明确供应链体系的目标和愿景。这涉及到确定供应链的战略定位和目标,例如降低成本、提高交付速度、提升客户满意度等。
2. 供应链网络设计:建筑集团需要设计供应链网络,确定供应商、分销商和其他合作伙伴的选择和合作方式。这包括评估供应商的能力和信誉,确定物流配送策略,以及建立合理的库存和仓储管理系统。
3. 流程优化:建筑集团需要对供应链的各个环节进行流程优化,以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这包括采购流程、生产计划、物流配送、库存管理等方面的优化,通过流程改进来提高供应链的整体运作效率。
4. 信息化建设:建筑集团需要引入信息化技术来支持供应链的管理和协同。这包括建立供应链管理系统,实现各环节的信息共享和协同,以及引入物联网、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来提升供应链的可视化和智能化水平。
5. 绩效评估和持续改进:建筑集团需要建立绩效评估体系,对供应链的各个环节进行监控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持续改进。这包括对供应商的绩效评估、物流配送的效率评估、库存管理的优化等,以不断提升供应链的运作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建立企业的供应链体系是一个持续演进的过程,需要不断调整和改进。通过以上步骤,企业可以建立起一个高效、可靠和具有竞争力的供应链体系,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二、建筑行业加强供应商管理的七个方法
加强供应商管理对于建筑企业供应链管理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方法可以帮助建筑企业加强供应商管理:
1. 供应商评估和选择:建立一个供应商评估体系,根据供应商的质量、可靠性、交货准时性、价格竞争力等指标来评估供应商,并选择最合适的供应商合作。
2. 合同管理:确保与供应商签订详细的合同,明确双方责任和义务,并设立相应的绩效指标和奖惩机制来监督供应商履约情况。
3. 供应商关系管理:建立稳固的合作关系,并与供应商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定期与供应商开展业务会议,共同解决问题并改进合作。
4. 供应商风险管理:建立供应商风险评估机制,识别和评估潜在的供应商风险,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确保供应链的稳定和可靠性。
5. 供应商培训和发展:与供应商合作,提供培训和技术支持,帮助提升供应商的能力和技术水平,促进合作共赢。
6. 数据管理和信息共享:建立供应商数据库,及时记录和更新供应商的信息,并与其他部门共享信息,提高供应链的透明度和效率。
7. 监督和评估:建立供应商绩效评估体系,定期对供应商进行评估和监督,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并与供应商共同制定改进计划。
通过以上方法,企业可以加强对供应商的管理,提高供应链的效率和稳定性,实现持续的合作和共同发展。
三、建筑行业优化物流配送的七个方法
建筑企业供应链管理优化物流配送的方法如下:
1. 物流网络设计:对企业的物流需求进行分析和预测,设计合理的物流网络,包括仓库和配送中心的位置、数量和布局,以最大程度地减少运输距离和时间。比如中铁、中铁建设置物资集团,设置区域物资集采中心。
2. 运输策略优化: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如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或水路运输等,根据货物的性质、数量和交货时间要求进行合理安排,以降低运输成本和提高效率。
3. 运输计划和调度:建立科学的运输计划和调度系统,根据订单量和交货时间要求,合理安排运输车辆和司机的调度,避免拥堵和延误,提高运输效率。
4. 信息技术支持:使用物流管理系统和供应链管理软件,实现对物流过程的实时监控和数据分析,提供准确的物流信息和预警,以便及时调整和优化配送计划。
5. 供应商协同:与供应商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共享物流信息和需求预测,协同规划和调度物流活动,以优化供应链的物流配送效率。
6. 总包物流管理:对于建筑项目中的各个分包商,可以引入总包物流的概念,由总包商负责统一协调物流配送,减少物流环节和物流成本,提高整体物流效率。
7. 可视化管理:通过使用物流仓储管理系统和追踪技术,实现物流过程的可视化管理,提高货物的跟踪和监控能力,减少物流中的丢失和损坏。
通过以上方法,企业可以优化物流配送,提高供应链的运作效率和整体管理水平,降低物流成本,缩短交货时间,提高客户满意度。
四、建筑行业供应商管理需要建立的八个信息系统
建筑企业建立供应链管理所需的信息系统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供应链管理系统(SCM):用于整合和管理供应链中的各个环节,包括采购、生产、库存和物流等,以实现供应链的协同和优化。
2. 采购管理系统:用于管理和监控采购活动,包括供应商选择、采购订单管理、供应商评估和合同管理等。
3. 仓储管理系统(WMS):用于管理仓库的入库、出库、库存和货物跟踪等,提高仓储效率和准确性。
4. 物流管理系统(TMS):用于管理和跟踪物流活动,包括运输计划、调度和运输跟踪等,提高物流配送效率和准确性。
5. 生产管理系统(MES):用于管理和监控建筑企业的生产活动,包括生产计划、生产进度和质量控制等,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6. 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系统:用于对供应链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提供决策支持和预测,帮助建筑企业优化供应链管理策略和决策。
7. 供应商管理系统:用于管理和评估供应商,包括供应商信息管理、供应商绩效评估和合作协同等,提高供应商管理效能。
8. 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用于管理和维护与客户的关系,包括客户信息管理、销售管理和客户服务等,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
通过建立以上信息系统,企业可以实现供应链的全面管理和协同,提高供应链效率、降低成本、提高客户满意度,并为企业决策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参考资料:
1.刘丽文.供应链管理思想及其理论和方法的发展过程 [J].管理科学学报,2003(2):81-88.
2.刘振中.我国供应链发展的现状与问题[J].宏观经济管理,2019(5):63-70.
3. 周良.建筑业供应链管理优化策略研究[J].商业经济,2023(5):131-133.
4.其他网络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