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71423745

微信:在线客服

友情链接:
一文看全PPP项目的风险识别与管理
一、PPP项目风险特征
PPP项目是资金密集型项目,具有投资巨大、规模浩大、建设运营周期长、涉及面广、时间跨度大等特点,不确定风险因素较多,各种风险之间的关系也错综复杂。总体来说本PPP项目中的风险具有以下五个特征:
1、风险存在于项目合作期的各个环节;
2、风险因素在项目各个阶段变化纷繁复杂;
3、项目的风险因素表现形式多样复杂;
4、政策制度的调整对项目风险的影响较大;
5、项目风险会受到PPP协议的影响。
项目风险不但在项目的各个阶段表现的纷繁复杂,而且受到PPP协议、项目经营状况、政府政策环境变化的影响。在PPP项目中,需要政府和社会资本针对项目的特点,实现有效的项目风险分配,动态管理项目的风险,以期达到PPP项目的运作目标。
二、项目风险因素分类
项目风险主要包括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两大类:
系统性风险指PPP项目实施过程中受到的超出PPP项目公司或项目参与各方控制范围的经济、自然和政治环境的影响而遭受损失的风险,包括法律政治风险、金融风险和不可抗力风险;
非系统性风险指与PPP项目的建设运营直接相关的风险,包括建设风险、运营风险、市场风险和技术风险等。
项目的风险因素众多,不但包括超出PPP项目公司或参与各方控制范围的系统性风险,还包括与PPP项目建设运营直接相关的非系统性风险,并且由PPP项目实施实践可以知道,众多的风险因素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交织影响的,因此对众多风险因素进行有效识别对项目的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常见风险分配
具体PPP项目的风险分配需要根据项目实际情况,以及各方的风险承受能力,在谈判过程中确定,在实践中不同PPP项目合同中的风险分配安排可能完全不同。常见的风险分配如下:
1、通常由政府方承担的风险包括:
(1)土地获取风险(在特定情形下也可能由项目公司承担);
(2)项目审批风险(根据项目具体情形不同,可能由政府方承担,也可能由项目公司承担);
(3)政治不可抗力(包括非因政府方原因且不在政府方控制下的征收征用和法律变更等)。
2、通常由项目公司承担的风险包括:
(1)如期完成项目融资的风险;
(2)项目设计、建设和运营维护相关风险,例如完工风险、供应风险、技术风险、运营风险以及移交资产不达标的风险等;
(3)项目审批风险(根据项目具体情形不同,可能由政府方承担,也可能由项目公司承担);
(4)获得项目相关保险。
3、通常由双方共担的风险:自然不可抗力。
四、全生命周期项目风险管理
基于全生命周期项目风险管理,项目需要在全生命周期进行风险的管理,包括项目的前期阶段、建设阶段、运营阶段直至项目移交。按照项目流程顺序,首先要根据项目风险的产生原因及特点,进行项目风险的识别,分析关键风险因素及其之间的传导关系。然后对项目风险进行评估,评价风险等级及其重要程度和危害性。接下来就是项目行风险的初步分担,然后谈判磋商,界定项目法律意义上的风险分担规则。在项目运行过程当中,还需要进行风险的再识别、评估和调整,进行项目进行过程中的风险动态管理;最后是项目结束阶段,需要进行评估、验收。全生命周期风险分担监管如下图:
五、主要风险介绍
本次举例介绍政策风险,征地拆迁风险。
1、政策风险包括:
1)主要表现在政府在项目建设方面的法律法规政策变化,以及没有及时为项目提供其所要求的开发、建设和经营许可,从而造成工程延误或实际建设成本增加,同时可增加金融风险和设计和建造风险;
2)政府对土地政策、环境保护以及税收政策作出调整,可能造成工程延期或费用增加;
3)政府对合作期限内不在项目附近兴建任何竞争性项目等未做出承诺,造成运营收入的下降而导致市场风险。
如在某个PPP案例中出现,由于项目所属几个开发区的投资平台重组,管理组织架构进行了相应调整。受此政策变化影响,最后导致项目领导决策管理体制亦发生了重大调整,相应管理工作流程推进缓慢,工作效率极低,项目建设推进缓慢,建设工期延误明显。
在今后的项目中,对于因业主自身变化的风险应充分考虑,与业主或者上级单位保持密切联系,关注业主人员、机构变化,积极沟通应对,预估对项目产生的影响,提前制定应对措施,化解相关风险。
2、征地拆迁风险包括:
1)前期土地征地拆迁工作是否有高效,是否在规定期限内完成建设场地准备;
2)相关合同权重的规范,征地拆迁、管线迁改等工作是影响项目建设的重大风险事项,因此在融资建设合同中应该明确约定拆迁工作主责是业主方。
因建设用地、征地拆迁、铁路工程等造成本项目工程关键线路工期延误或影响本工程最终交付的,项目建设工期相应顺延。实际操作中,涉及项目中“三通一平”工作、征地拆迁、管线迁改延误导致道排施工不能正常进行需要发生的临时管线迁改或管线保护措施费用,应由乙方编制施工及措施方案报监理、甲方审核后,列入施工图预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