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实施责任工程师制度能够促进项目部岗位融合?

发布时间:2019-04-30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及国内建筑市场的逐渐开放 ,国际建筑市场一体化进程明显加快,对建设项目施工总承包管理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提高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水平,促进施工项目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市场化,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是值得建筑企业管理人士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近年来,部分“国字号”大型建筑企业提出并实施了责任工程师制度,创新了建设项目施工总承包管理模式走在了国内建筑企业的前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责任工程师既是岗位名称,也是一种任职资格。责任工程师是指公司总承包管理模式下,从事项目施工管理,并在其工程范围内从前期准备、计划编制、组织实施到协调控制等全过程承担主要责任的工程师称呼。

责任工程师对工程进度、资源配置、工程质量、成本控制、安全及文明施工进行全过程、全方位宏观控制、精细管理的具有一定技术水平和现场协调能力的既管技术又管施工现场的工程技术管理人员。在某种意义上,责任工程师是技术员、工长、质检员、预算员的集合体。

责任工程师制度就是在施工总承包管理过程中设置若干责任工程师管理岗位,并将这些岗位作为施工总承包管理的骨干力量的制度。按专业可分为钢筋责任工程师、模板责任工程师、混凝土责任工程师、电气责任工程师、水暖责任工程师、安全责任工程师等,随着施工进度的发展,责任工程师岗位职责和工作范围也在变化,如在主体施工阶段的钢筋、模板、混凝土责任工程师在装修阶段就可以转为砌筑、幕墙责任工程师。

实施责任工程师制度是对是对施工总承包管理的创新,实行责任工程师制度后,施工总承包项目部不再设置技术员、工长等岗位,管理机构从直线式转变为矩阵式,避免了信息传递的延误和失真,确保工程指令的快速、准确传递。

(1)适应了施工总承包深化管理的需要

根据以往的习惯 ,一般是项目经理部机构设置中设施工总承包副经理,负责对土建以外的其他工程的管理; 在土建管理方面,设技术部、工程管理部和合约商务部,分别对技术、现场、成本进行控制。这种往往因为各部门存在过多的交叉,导致互相扯皮、推委,管理混乱,影响施工总承包管理的效果。实行责任工程师制后,各职能部门实行总分包对口管理,“责任”明确,突破了施工总承包项目管理的瓶颈,完全能够满足施工总承包管理的需要。因而,可以说责任工程师制度的推行,理顺了施工总承包项目经理部的 管理程序,责任工程师也在施工总承包管理中发挥中坚作用。

(2)促进技术与经济紧密结合,有利于成本控制

在责任工程师制实施以前,由于技术员和工长的分工严格区分,技术员编制的方案或多或少有一些环节与现场脱钩,不能够有效的指导现场施工。方案本身的质量不高,经济性不强,工长又不注重对方案的研究,对规范了解甚少,造成内外业之间、方案与现场之间的不协调。责任工程师制实施后,其作为项目管理的主要操作层,编制出的施工方案,经过项目总工程师审定后,方案的可行性、经济性均较好。同时,由于责任工程师在方案编制中提高了对设计图纸、规范的理解,方案结合了现场因素,生产现场发生的问题由最了解现场的人员在现场迅速解决,提高了项目管理的工作效率。由于责任工程师被赋予在合同约束下对技术、质量、安全、资源配置、成本控制等 全方位的组织实施与协调管理职能,有利于形成现场施工管理与合同管理、成本管理协调一致的管理机制,解决现场施工调度长期存在的重进度轻管理、重投入轻核算的问题,改变“管干的不管算、管算的不管干”的局面,提高了安全文明施工水平和企业经济效益。因此,责任工程师就成为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最佳实施者。

(3)有利于企业人才梯队建设

责任工程师制度的实施,对责任工程师本人的素质提出了较高要求。要求责任工程师不仅能对自己所负责的分项工程具有解决技术方案的能力,而且还要负责该分项工程的现场施工管理协调、质量控制、成本管理和合约的执行,工作的需要使责任工程师得到全面发展。项目经理部对责任工程师的人选,不仅从工长、技术员中挑选,还从质检员、预算员中选拔试点,使不同岗位的员工通过责任工程师岗位的磨炼,技术素养和现场管理能力得到了质的提高。目经理部以责任工程师为代表,形成了各类人才的合理结构,培养出一大批适应市场需要的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案例:某公司实施责任工程师后的部门与岗位对比

图1:传统施工项目部组织架构图

图2:岗位融合前后对比图

 

 

责任工程师制度,施工总承包,企业人才梯队建设,高登项目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