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工程公司突破地方壁垒:2025年度实战打法全解析

发布时间:2025-09-02

来源:高登培训

作者:GD


一、把宏观政策转译为可落地的项目清单

2022—2024年,八大建筑央企新签合同额首次出现-3.05%的负增长,但“水利+40%、铁路+12%、能源+15%”三大板块逆势上扬。能否把政策语言快速转化为可投标、可融资、可结算的项目清单,已成为区域公司能否抢跑的关键。
落地动作:

1.建立“三线跟踪表”
政策线——国办函〔2024〕27号文要求各省6个月内出台水利专项规划。区域公司把各省公开的“重大水利工程清单”导入CRM,并设置到期提醒。
资金线——财政部每月发布的“专项债项目穿透式监测”中,以资金到位率≥60%为硬筛选,剔除“纸面项目”。
审批线——省发改委重大办每周更新“可研批复进度表”,通过爬虫+人工复核,抢在批复前3个月完成技术路线比选。

2.把战新产业目录翻译成二次经营接口
2025版目录首次把“钙钛矿光伏一体化屋面”“生物质低碳建材”列入鼓励类。某央企西南区域公司迅速将“建筑光伏一体化(BIPV)+高速公路服务区”打包为EOD子项,半年内锁定3个试点,合同额24亿元,内部收益率提升2.3个百分点。

二、以“错位技术”打破地方保护

地方国企长期占据水利、市政两大粮仓,央企若仅靠资质和资金硬碰硬,往往陷入低价竞争。通过跨行业技术平移与股权合作,可在不触碰地方利益格局的前提下获得主导权。
实战路径:

1.技术平移
•房建央企将BIM+激光扫描用于大坝质量巡检,单仓验收时间由7天压缩至2天,业主愿意为时间价值让渡1.5%的超额利润。
•铁路央企把轨道板精调机器人改造为“输水隧洞衬砌台车”,在2024年引江补汉工程中取代传统钢模台车,中标价虽高1.2%,却因精度优势被采纳。

2.“联合体+股权”双保险
湖北鄂北水资源配置二期,央企三级子公司仅持股SPV20%,却通过技术协议锁定EPC总包权,并约定“技术变更须总包书面同意”,实质上掌握项目控制权;地方国企获得80%股权及施工份额,双方各取所需。

三、将“投资人+EPC”做成可持续资产

2024年财政部PPP新机制明确“聚焦使用者付费”,央企必须解决资本金真实性与运营期现金流两大痛点。
案例:广西某市地下综合管廊,总投资38亿元。央企与地方平台合资成立“投资+运维”双主体公司(央企持股49%)。
–资本金部分:央企以施工利润反哺2.5亿元,地方平台以存量土地作价1.8亿元,缺口由国开基础设施基金0.7亿元补足,实现100%真股权。
–运营期收益:管廊冗余管孔出租给5G运营商,年租金0.45亿元,IRR由5.8%升至7.4%,满足集团投资红线。
关键动作:

1.“利润反哺+基金补位”模型已复制到7个管廊项目;

2.运营端提前6个月锁定运营商,招标文件写入“通信管线优先承租权”,避免后期纠纷。

四、区域深耕:从“人际维护”到“价值共生”

传统“关系营销”成本高、周期长,且审计风险增大。2025年更稳健的做法是绑定政府绩效考核。
实操清单:

1.事前绑定
•省级水利厅年度考核中“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完成率”为硬指标。某央企主动为湖南14座小型水库做免费安全鉴定,出具CMA报告,帮助政府完成考核,后续拿到加固EPC总包,利润率9.8%,高于市场平均6%。

2.事中绑定
•与应急厅共建“防汛抢险特种大队”,央企出人出设备,政府按台班付费。平时演练、灾时抢险,既赚服务费又树品牌。2024年广东“6·8”洪水期间,该大队3小时到场,比地方队伍快6小时,业主当即追加堤防加固项目。

3.事后绑定
•项目后评估报告由央企市场部代笔,转化为政府年度工作亮点材料,用于两会汇报。通过技术语言嵌入政府话语体系,形成长期信任。

五、组织配套:让一线呼唤炮火

1.区域作战单元“小前端、大平台”
–前端:6~8人“城市作战组”,配置1名首席市场官、1名投融资经理、1名技术方案经理、3名项目线索专员、1名合规官。
–平台:总部提供资金池、技术库、供应链集采、法务风控四大共享中心。
考核指标:线索转化率≥15%、中标利润率≥8%、现金流回正周期≤18个月,达标即触发“利润分享+跟投”双激励。

2.“战新延链”快速决策通道
总部设立2亿元级战新孵化基金,区域公司可“先报备、后决策”——单笔不超过5000万元、期限不超过12个月的示范合同,可先签约后备案,审批时间压缩30天以上。2024年,该基金已在氢能管网、低碳混凝土两个新赛道孵化出3.2亿元订单。

结语

市场进入存量竞争阶段,资质与规模已不再是决定胜负的单一维度。未来比拼的是把政策窗口、资金通道、技术方案、政企关系快速整合为“可融资、可交付、可盈利”闭环的系统能力。

谁能在最短时间内完成这一闭环,谁就能在2025年及以后的新周期中持续赢得高质量订单。

央企市场突围,地方壁垒破解,政策转译项目清单,错位技术竞争,投资人+EPC模式,区域深耕策略,政企价值共生,战新产业延链,小前端大平台组织,闭环系统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