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进度管控利器——关键路径法
发布时间:2018-08-24
项目管理是一个系统、科学工程,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项目管理有一系列的工具方法来规范管理,如WBS、OBS、RAM、CBS、RBS、CPM、挣得值法等等,今天小编和大家一起来看下如何借助CPM方法来管理项目进度。
什么是CPM?
CPM(CriticalPath Method,关键路径法)是项目管理中最基本也是非常关键的一个概念,它上连着WBS(工作分解结构),下连着执行进度控制与监督。关键路径是项目计划中最长的路线,它决定了项目的总实耗时间。所以在进行项目操作的时候确定关键路径并进行有效的管理是至关重要的。
(1)关键路径上的活动持续时间决定了项目的工期,关键路径上所有活动的持续时间总和就是项目的工期。
(2)关键路径上的任何一个活动都是关键活动,其中任何一个活动的延迟都会导致整个项目完工时间的延迟。
(3)关键路径上的耗时是可以完工的最短时间量,若缩短关键路径的总耗时,会缩短项目工期;反之,则会延长整个项目的总工期。但是如果缩短非关键路径上的各个活动所需要的时间,也不至于影响工程的完工时间。
(4)关键路径上活动是总时差最小的活动,改变其中某个活动的耗时,可能使关键路径发生变化。
(5)可以存在多条关键路径,它们各自的时间总量肯定相等,即可完工的总工期。
(6)关键路径是相对的,也可以是变化的。在采取一定的技术组织措施之后,关键路径有可能变为非关键路径,而非关键路径也有可能变为关键路径。
为什么要用关键路径法?
项目进度监控——“80/20原则”
随着项目复杂度的提升, 项目中的“路径”也会随之增加。根据帕累托80/20法则,项目经理在项目进度监控过程中, 应将精力集中在少数的关键路径上, 保障关键路径关键工作进展与计划相匹配。项目经理应定期查看的关键路径,密切监控关键工作,并关注因项目变更等原因由非关键工作转化成为关键路径上关键工作的事项。
关键路径法如何用?
项目进度计划优化——“向关键工作要时间,向非关键工作要资源”
在以进度为驱动的项目管理中,项目经理需高度关注关键路径上的关键工作。通过对关键线路的优化,可以合理安排项目的工期、资源调配、资金使用计划,达到项目管理的最优化。
当关键路径上的关键工作出现了进度延迟,必然对总工期会产生影响。 当项目出现变更, 项目经理需要对项目进度计划进行优化时,而经常使用的强制缩短法是选择部分工作进行工期压缩。 工期压缩通常会对项目质量、成本及资源等产生影响。为降低项目风险, 项目经理应该谨慎选择部分工作“强制缩短”,而选择的首要条件就是关键路径上的关键工作。 非关键工作即使进行了工期压缩, 也不会对总工期产生影响, 反而会增大项目风险。
当项目工作发生资源冲突时, 为保障项目进度, 非关键路径上工作所使用的同类型资源,需向关键路径上的关键工作进行资源倾斜。 因而项目计划优化的核心思路就是“向关键工作要时间,向非关键工作要资源”。

扫一扫,进入手机官网

扫一扫,关注高登项目管理